小学一~六年级数学所有知识点,1_6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2195
2024 / 10 / 28
初中数学七年级应用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我经常被学生问到关于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应用题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学生面对应用题时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下手。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一、 读懂题意,提取关键信息
解应用题的第一步是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这包括:
明确 题目问的是什么?需要求解什么?
辨别已知条件: 题目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这些条件与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寻找隐含条件: 题目中是否包含一些隐含条件?例如,时间、速度、距离等之间的关系。
例如,题目中提到“姐姐步行速度是75米/分,妹妹步行速度是45米/分。在妹妹出发20分钟后,姐姐出发去追妹妹。” 我们就能提取出以下关键信息:
姐姐出发后,要多久才能追上妹妹?
已知条件:姐姐速度 75米/分,妹妹速度 45米/分,妹妹出发时间比姐姐早20分钟。
隐含条件:姐姐追上妹妹意味着两者的距离相等。
二、 建立数学模型,列出方程
提取完关键信息后,我们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常见的数学模型包括:
等量关系: 利用题意中相等的量建立方程。
比例关系: 利用题意中成比例的量建立方程。
行程 利用时间、速度、距离之间的关系建立方程。
工程 利用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建立方程。
例如,对于上述“追及,我们可以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设姐姐出发后,x 分钟追上妹妹。
则姐姐走的路程为 75x 米,妹妹走的路程为 45(x+20) 米。
因为姐姐追上妹妹意味着两者距离相等,所以可以列出方程:
75x = 45(x+20)
三、 解方程,求解答案
建立好数学模型后,就可以利用代数方法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例如,解上述方程:
75x = 45x + 900
30x = 900
x = 30
所以,姐姐出发后,需要 30 分钟才能追上妹妹。
四、 检验结果,验证答案
解完方程后,要记得检验结果,确保答案符合题意。
例如,我们可以将 x=30 代回原题,验证姐姐走的路程和妹妹走的路程是否相等。
姐姐走的路程 = 75 30 = 2250 米
妹妹走的路程 = 45 (30+20) = 2250 米
因为两者的路程相等,所以答案正确。
五、 典型应用题类型与解题技巧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七年级数学应用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
1. 多位数的表示
解题技巧:
将多位数分解成各个位上的数字乘以相应的位值,例如百位上的数字乘以100,十位上的数字乘以10,个位上的数字乘以1。
根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例题:
有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1,若把1放在最后一位上,而另两个数字的顺序不变,则所得的新数比原数大234,求原三位数。
解析:
设原三位数的十位数字为x,个位数字为y。
原三位数可以表示为 100 + 10x + y。
新三位数可以表示为 100x + 10y + 1。
根据题意,新数比原数大234,所以可以列出方程:
100x + 10y + 1 = 100 + 10x + y + 234
化简得:
90x + 9y = 333
解方程得:
x = 3,y = 6
所以原三位数为 136。
2. 行程问题
解题技巧:
明确时间、速度、距离三者之间的关系:距离 = 速度 时间。
根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例题:
甲乙两地相距 300 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 60 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同时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出发,以 40 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问两车相遇需要多长时间?
解析:
设两车相遇需要 x 小时。
甲车行驶的路程为 60x 千米。
乙车行驶的路程为 40x 千米。
因为两车相遇意味着两车行驶的路程之和等于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所以可以列出方程:
60x + 40x = 300
化简得:
100x = 300
解方程得:
x = 3
所以两车相遇需要 3 小时。
3. 工程问题
解题技巧:
明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工作量 =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根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例题:
甲、乙两人合作完成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 10 天,乙单独完成需要 15 天。现在甲先工作 2 天,然后乙加入一起工作,问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工程?
解析:
设还需要 x 天才能完成工程。
甲单独完成工程的效率为 1/10。
乙单独完成工程的效率为 1/15。
甲工作 2 天完成的工作量为 2/10。
甲乙两人合作 x 天完成的工作量为 (1/10 + 1/15)x。
因为甲工作 2 天后,甲乙两人合作 x 天就能完成工程,所以可以列出方程:
2/10 + (1/10 + 1/15)x = 1
化简得:
1/6x = 4/10
解方程得:
x = 24/10 = 2.4
所以还需要 2.4 天才能完成工程。
4. 利润问题
解题技巧:
明确利润、成本、售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利润 = 售价 - 成本。
根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例题:
某商店购进一批商品,每件商品的进价为 10 元,售价为 15 元。若要使利润率达到 20%,问售价应定为多少元?
解析:
设售价为 x 元。
利润为 x - 10 元。
利润率为 (x - 10) / 10 100% = 20%。
化简得:
x - 10 = 2
解方程得:
x = 12
所以售价应定为 12 元。
六、 练习与总结
应用题的解题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建议同学们多做一些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并总结解题步骤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题类型,同学们可以尝试着练习:
类型 | 例题 |
---|---|
多位数的表示 | 1. 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1,若把1放在最后一位上,而另两个数字的顺序不变,则所得的新数比原数大234,求原三位数。 |
行程问题 | 1. 甲乙两地相距 300 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 60 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同时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出发,以 40 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问两车相遇需要多长时间? |
工程问题 | 1. 甲、乙两人合作完成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 10 天,乙单独完成需要 15 天。现在甲先工作 2 天,然后乙加入一起工作,问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工程? |
利润问题 | 1. 某商店购进一批商品,每件商品的进价为 10 元,售价为 15 元。若要使利润率达到 20%,问售价应定为多少元? |
通过不断的练习,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掌握解应用题的技巧,并灵活运用这些技巧解决各种实际
我想问问大家,在学习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有哪些独特的解题思路或技巧?欢迎分享你的经验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