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怎样才能体现核心素养

小孩咯咯 4058 2024-10-01 10:42:12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大单元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主流。这种模式强调打破传统单元的界限,将多个课文整合在一起,以主题、单元概念或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不少教师依然沿袭传统教学方式,将大单元教学仅仅看作是内容整合,缺乏对核心素养的深度挖掘和有效落实。

那么,怎样才能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真正体现核心素养呢?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确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单元主题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怎样才能体现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的本质是围绕核心素养构建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主题是首要任务。主题的选择应与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并兼顾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学习兴趣。例如,在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单元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作为单元主题,并以“积累古诗词,体会古人情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为核心素养目标,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和艺术特色,体会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二、 设计符合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是指围绕单元主题和核心素养目标设计的,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活动。在设计学习任务群时,要注重以下几点:

以问题为导向: 每个学习任务都要围绕单元主题和核心素养目标,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

层次递进: 学习任务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目标,由浅入深,逐步递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多样化形式: 学习任务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包括阅读理解、口语交际、写作表达、探究实践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利用多种教学策略,促进核心素养的达成

为了更好地促进核心素养的达成,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例如:

文本解读: 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体会语言魅力,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文本中的情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主题探究: 以主题为导向,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怎样才能体现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整合: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 注重学生学习评价,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评价方式的改革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传统的评价方式过于关注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大单元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例如:

多元化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观察、作业评价、项目评价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过程性评价: 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结果性评价: 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包括知识积累、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五、 案例分析:以“神奇的动物世界”单元为例

以三年级下册“神奇的动物世界”单元为例,我们可以将“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激发爱护动物的情感”作为单元主题,并以“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人文素养”为核心素养目标,设计如下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目标 任务目标 活动形式 评价方式
阅读理解 语言表达能力 理解并能复述课文内容 1. 朗读课文,并进行角色扮演。 2. 回答并进行小组讨论。 3. 编写故事,进行故事讲述。 课堂观察、作业评价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能力 了解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1. 查阅资料,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2. 进行动物观察实验。 3. 制作动物主题手抄报。 过程性评价、作品评价
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 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并懂得爱护动物 1. 观看动物纪录片。 2. 参与“爱护动物”主题演讲比赛。 3. 进行志愿者活动,宣传动物保护知识。 课堂观察、活动评价

通过以上任务群的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动物世界的奇妙,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人文素养,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选择合适的主题,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群,并利用多种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大单元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幼儿教育之父是谁,他为学前教育事业贡献了什么
下一篇:家用小型抽油烟风扇,哪款好用又便宜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