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6年级科技小制作手工图片,3一6年级科技小制作手工火箭
4416
2024 / 11 / 03
四年级科技小制作一等奖,它是怎么做出来的?
还记得那年的科技节吗?当主持人宣布我的作品荣获四年级组一等奖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与喜悦。那是一个名为“智能浇花器”的小装置,它能够根据土壤的干湿度自动调节浇水频率,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如今,回想起制作过程,依然历历在目,它不仅承载着我的创意和努力,更让我对科学的魅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的灵感来源于一次偶然的观察。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季,我发现阳台上的花盆经常出现干枯的情况,即使每天浇水也无法保证它们健康成长。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个经过一番查阅资料,我发现土壤的干湿度与植物的生长息息相关,而利用传感器监测土壤的湿度并自动控制浇水成为了我的目标。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我的设计之旅。我首先收集了制作所需的材料,包括:
传感器:我选择了土壤湿度传感器,因为它可以实时检测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我选择了Arduino开发板,它可以接收传感器信号并控制水泵,实现自动浇水功能。
水泵:我选择了小型水泵,它可以根据控制模块的指令精准地控制水流量,避免过度浇水。
电源:我选择了充电宝作为电源,它可以为整个装置提供持续的电力供应。
其他材料:我还需要一些其他材料,例如塑料瓶、塑料管、线材等,用来搭建装置的框架和连接各个组件。
接下来,我开始着手制作。我首先将土壤湿度传感器插入到土壤中,并将它与Arduino开发板连接。然后,我将水泵与Arduino开发板连接,并编写程序,设定土壤湿度阈值,当土壤湿度低于阈值时,Arduino开发板就会控制水泵进行浇水,直到土壤湿度达到设定的值。我将整个装置组装起来,并将它放在花盆旁,方便它自动监测土壤湿度并进行浇水。
为了确保装置的可靠性,我进行了多次测试。我将装置放置在不同的环境下,例如阳光充足的阳台、阴凉的角落,并用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测试。我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并根据测试结果不断调整程序参数,直到最终找到最佳的控制策略。
最终,我的“智能浇花器”成功问世。它可以根据土壤的干湿度自动调节浇水频率,有效地解决了植物因缺水而枯萎的在科技节的评比中,我的作品凭借着创新的设计、实用性强、以及对科学原理的良好运用获得了评委老师的认可,最终获得了四年级组一等奖。
以下是我对整个制作过程的
阶段 | 内容 |
---|---|
问题发现 | 发现阳台上的植物因缺水而枯萎 |
文献研究 | 查阅土壤干湿度与植物生长的相关资料 |
方案设计 | 利用土壤湿度传感器和Arduino开发板控制水泵自动浇水 |
材料准备 | 收集土壤湿度传感器、Arduino开发板、水泵、电源、塑料瓶、塑料管、线材等材料 |
制作过程 | 将各个组件连接并组装成完整的装置 |
测试调试 | 在不同环境下进行测试,不断调整程序参数 |
成果展示 | 在科技节上展示我的作品,并讲解制作过程 |
通过这次制作,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更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这次经历也让我对科学充满了兴趣,并决心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科技作品。
你的作品是什么?它有什么独特之处?你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欢迎分享你的科技小制作故事,让我们一起感受科学的魅力!